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马诗二十三首·其十五

李贺 李贺〔唐代〕

不从桓公猎,何能伏虎威?
一朝沟陇出,看取拂云飞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若不是随从齐桓公出猎,怎能显示驳马的伏虎之威?
一旦跃出那荒僻的山沟野地,定能看到它掠云腾飞。

注释
桓公:齐桓公,春秋时齐国国君,名小白,曾经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是当时有名的霸主。
伏虎威:据《管子·小问》载,齐桓公有一次骑马出猎,有只老虎见后躲藏起来。桓公问是何因,管仲说:这匹马象驳,驳食虎豹,所以老虎吓得疑惧不前。
沟陇:山沟野地。喻指处在卑下的地位。
看取:看。取,动词词尾。
拂云:掠云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胡忆肖.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评析.哈尔滨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,1985:166
2、 徐传武.李贺诗集译注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1992:113-139
3、 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71-83
4、 闵泽平.李贺全集.武汉:崇文书局,2015:296-318

创作背景

  本诗是组诗《马诗二十三首》中的第十五首。李贺是唐室宗孙,系出郑王李亮之后。但积久年深,他这唐室宗枝,却早被皇家忘却,直败落到山坡村居、门庭冷落、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。尽管才华横溢,砺志苦读,诗名早著,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,他终是不被赏识,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,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。

 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。吴企明《李贺集》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(公元814年),时逢马年,诗人感慨万千,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闵泽平.李贺全集.武汉:崇文书局,2015:296-318
2、 霍松林.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.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:603

简析

  《马诗二十三首·其十五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借用古代贤臣辅佐齐桓公狩猎伏虎的典故,说如果不跟从明主,则展现不出“马”非凡的勇气和威力;后两句则说“马”一旦走出僻野之地,便能大展宏图,喻人一旦得遇于时,就将从卑微中崛起,干一番大事业。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,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崇尚和对能受到赏识、大展宏图的自信。

李贺

李贺

李贺(约公元790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“长吉体”诗歌的开创者,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”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。元和十一年(816年),强撑病躯,回到昌谷故居,整理所存诗作,不久病卒,时年二十七岁(一说二十四岁)。 253篇诗文  664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山中与裴秀才迪书

王维 王维〔唐代〕

  近腊月下,景气和畅,故山殊可过。足下方温经,猥不敢相烦,辄便往山中,憩感配寺,与山僧饭讫而去。

  北涉玄灞,清月映郭。夜登华子冈,辋水沦涟,与月上下。寒山远火,明灭林外。深巷寒犬,吠声如豹。村墟夜舂,复与疏钟相间。此时独坐,僮仆静默,多思曩昔,携手赋诗,步仄径,临清流也。

  当待春中,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,轻鲦出水,白鸥矫翼,露湿青皋,麦陇朝雊,斯之不远,倘能从我游乎?非子天机清妙者,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。然是中有深趣矣!无忽。因驮黄檗人往,不一,山中人王维白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清明二首

杜甫 杜甫〔唐代〕

朝来新火起新烟,湖色春光净客船。
绣羽衔花他自得,红颜骑竹我无缘。
胡童结束还难有,楚女腰肢亦可怜。
不见定王城旧处,长怀贾傅井依然。
虚沾焦举为寒食,实藉严君卖卜钱。
钟鼎山林各天性,浊醪粗饭任吾年。

此身飘泊苦西东,右臂偏枯半耳聋。
寂寂系舟双下泪,悠悠伏枕左书空。
十年蹴踘将雏远,万里秋千习俗同。
旅雁上云归紫塞,家人钻火用青枫。
秦城楼阁烟花里,汉主山河锦绣中。
春去春来洞庭阔,白苹愁杀白头翁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赐萧瑀

李世民 李世民〔唐代〕

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
勇夫安识义,智者必怀仁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